央视罕见曝光:辽宁舰遭外军双航母包夹,歼-15挂弹升空驱离外军战机
2022年5月,正值中国海军航空兵组建73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央电视台特别制作了一期关于辽宁舰的深度报道。
这期节目详实记录了辽宁舰编队执行远洋训练任务过程中遭遇的突发状况。
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例行巡航期间,辽宁舰编队突然面临外军两个航母战斗群的同时围堵。
外军航母分别从东部和南部两个战略方向形成合围之势,对辽宁舰编队实施包抄。
期间,外军舰载机频繁升空,对我方编队实施抵近侦察和跟踪监视。
面对这一紧急态势,辽宁舰立即组织歼-15战机紧急升空应对。
在南海某海域,两艘外军航母编队突然展开挑衅行动,其舰载战斗机群开始向我方海域逼近。
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数架挂载实弹的歼-15战机呼啸升空,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云霄。
我方飞行员凭借精湛的技术,在8000米高空率先锁定敌机,随后展开激烈的空中对抗。
战况异常激烈,双方战机在空中翻滚缠斗,高度不断下降,从云层之上一路追逐至2000米低空。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周旋,外军战机最终不敌我方战机的凌厉攻势,被迫调转航向撤离相关空域。
完成驱离任务后,歼-15编队开始返航,飞行员透过座舱玻璃俯瞰着下方蔚蓝的海面。
望着这片广袤的海洋,飞行员紧握操纵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就是我们要誓死捍卫的战场!"飞行员在无线电中斩钉截铁地说道。
每一寸领空都关乎国家主权,每一片海域都不容侵犯,这是中国军人永恒的誓言。
通过对央视报道中关键时间点的交叉比对,结合美国海军学院新闻网站USNI发布的舰队动态信息以及海洋监测平台的数据追踪,部分中国网民进行了深入分析。
这些军事爱好者将多源信息进行系统性整合后,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
在特定时间段内,美国海军两艘主力战舰的活动轨迹与公开报道中的情况高度吻合。
经多方确认,这两艘舰艇分别是舷号为CVN-72的"林肯"号与CVN-76的"里根"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艘同属"尼米兹"级别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在相关海域呈现出特殊的部署态势。
通过对其航迹的还原分析,可以清晰看出它们当时所处的位置关系。
这种特殊的战术配置,使得两艘航母对另一艘航母形成了某种程度的战略牵制态势。
作为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号与054A型护卫舰"湘潭"号展现出了卓越的作战能力。
这两艘现代化战舰不仅承担着舰队的防空反导任务,更在实战演练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术机动性。
在模拟对抗演习中,"南昌"舰与"湘潭"舰组成的前哨编队主动出击,突破假想敌的多重封锁线。
这两艘战舰凭借先进的雷达系统和电子对抗装备,成功突破了敌方舰载机和护航舰艇组成的防御圈。
在执行警戒任务时,两舰前出至距离航母上百海里的海域,构建起严密的防空识别区。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南昌"舰利用其强大的动力系统和精准的导航设备,快速机动至敌方航母的有利攻击位置。
面对这一战术态势,模拟对抗中的"敌方"航母编队不得不采取规避动作,显示出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强大威慑力。
2022年6月28日,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055型导弹驱逐舰首制舰"南昌"号迎来其从上海江南造船厂正式下水八周年的重要时刻。
这艘舷号101的现代化战舰自服役以来,其舰员团队始终秉持追求卓越的精神理念,在各项训练和任务执行中力争上游。
作为人民海军新型驱逐舰部队的先行者,"南昌"舰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组训模式,为后续同型舰艇的接装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样板。
随着建造计划的持续推进,055型驱逐舰家族正不断壮大,从101"南昌"舰到108"咸阳"舰的第一批次建造已圆满完成。
而第二批次的建造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109"东莞"舰至112"哈尔滨"舰等后续四艘同型舰即将完成海试并陆续加入现役序列。
这批万吨级现代化驱逐舰的持续列装,显著提升了中国海军远海作战能力,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盛达优配app-股票专业配资-股票线上配资-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